2025 年 TCL 春季新品发布会,一款 “极景・无黑边” 的电视横空出世,它就是TCL Q10L系列。

说实话,当我看到发布会上展示的Q10L这款无黑边电视时候,我便在内心断言:就如同iPhone X开启了手机全面屏时代一样,TCL这款Q10L也将开启第四代液晶电视的下一个十年。
不过对于不熟悉电视领域的朋友来说,可能觉得我太夸张了,甚至觉得这个改变并没有多了不起,难道不就是一点黑边和缝隙的消除吗?其实这简单的一点进步,背后蕴藏着大文章。这里就由我来梳理一下,TCL让你观影更有沉浸感,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!

边框、缝隙、黑边:影响电视沉浸感的三座大山
近年来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视,厂商们都在拼命缩窄边框。道理很简单——屏幕周围不显示画面的区域越少,看视频、打游戏时的沉浸感就越强。手机行业这几年卷完屏占比又开始卷"微缝边框",标注是能不能出插进去一张纸。但电视想要做到类似效果可难多了。

拿2016年开始得第三代液晶电视来说,虽然宣传说是"无边框",实际用起来就会发现屏幕边缘暗藏玄机:外层金属框大概有2-5毫米厚,往里看屏幕玻璃和显示面板之间还有6-10毫米的黑边,这两层中间还夹着1-3毫米的空隙。三层结构叠起来,整个屏幕周围始终有超过1厘米的"黑框",不仅影响观感,那些缝隙还特别容易积灰!

要真正实现"一眼全是屏"的效果,得同时解决三个麻烦:屏幕自带的内黑边、外框厚度、还有两者之间的空隙。这可不是换个屏幕就能搞定的,整个电视内部结构都得重新设计。比如说藏在屏幕背后的扩散板,这层塑料板子特别怕冷怕热——天冷收缩时会往屏幕中间缩,如果预留空间不够,屏幕边缘就会漏白光;天热膨胀时又可能把边框顶变形。以前设计师干脆留足1-2毫米的缓冲空间,但这样又会让黑边变宽。
现在的新款电视既要压缩黑边,又要用超窄金属框,相当于把原先的缓冲空间砍掉大半。工程师们不得不给扩散板加特殊涂层,在边框里设计弹簧卡扣,甚至重新调整电视内部几十个零件的组装精度。这些看不见的改进,其实比单纯把边框做窄复杂得多。
为了解决这三座大山的背后,TCL用了22项技术
为了解决这三座大山,TCL研发团队在电视研发过程中投入了巨大成本与精力,最终积累了22项专利技术,对电视的内部架构、定制材料以及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升级。这种升级可不是简单的改进,而是从多个维度对电视进行了重新塑造,才让第四代液晶电视打成了这样完美的外观。
